
建筑工程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双方权益的重要文件。但是,由于当事人的不合理要求、合同条款的歧义、监理人员的不严格等原因,造成了许多建筑工程合同纠纷。在这种情况下,司法鉴定成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。
司法鉴定与其作用
司法鉴定是指由人民法院或者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机关或者组织,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审判机关的需要,对有关案件的技术性问题进行委托鉴定,以确定事实或者解决争议的过程。在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中,司法鉴定可作为证据,确定建筑工程的基础情况、施工质量、工程款的支付情况等问题。
司法鉴定除了能够确定事实之外,还可以解决争议,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彼此的义务与责任,从而达成和解或者将纠纷交由法院判决。同时,司法鉴定还可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,使建筑工程符合国家标准、验收标准和安全标准。
司法鉴定的流程
司法鉴定的流程如下:
- 当事人或者审判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鉴定请求
- 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安排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
- 鉴定委员会对建筑工程进行实地勘查、检测和评估
- 鉴定委员会编写鉴定报告,对鉴定结果进行说明
- 人民法院依据鉴定报告作出判决或者裁定
需要注意的是,参加司法鉴定的专家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,且必须以客观、公正、科学的态度进行鉴定。
司法鉴定的费用
司法鉴定的费用一般由当事人承担,其中主要包括鉴定费、专家费、差旅费等。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案件,司法鉴定的费用也有所不同。在我国,近来司法鉴定的收费实行按照规定标准报酬的办法,主要借鉴司法部颁布的《司法鉴定服务收费标准》进行计算。
建筑工程合同纠纷是常见的民事纠纷之一,对于双方当事人和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十分重要。司法鉴定作为一种权威、客观的技术鉴定方法,能够解决纠纷、保障权益、维护社会稳定。希望各方当事人能够理性看待建筑工程合同纠纷,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