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产品
    动态
  • 联系
    客服
  • 在线
    咨询
  • 服务
    热线
  • 微信
    公众号

滴滴出行的地图测绘资质:从抢滩到失守的十年博弈

建管家 建筑百科 来源 2025-04-22 16:58:27

https://jian-housekeeper.oss-cn-beijing.aliyuncs.com/news/bannerImage/325867.jpg

滴滴为什么要自己成立地图公司

2016年,滴滴悄然成立全资子公司滴图科技,注册资本仅500万元,由CTO张博挂帅。这一动作背后是程维的野心:摆脱对第三方地图的依赖。早期滴滴使用百度、腾讯、高德地图,每年需支付数亿元服务费,更关键的是,用户出行数据会被地图服务商掌握——而这些企业可能成为出行领域的竞争对手。自研地图不仅能降低成本,更是掌控自动驾驶命脉的关键布局。

甲级测绘资质有多重要

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(简称“甲导”)是地图领域的“顶级牌照”,全国仅19家企业持有。它允许企业:

  • 合法采集全国道路信息,精度达厘米级
  • 绘制高精地图,为自动驾驶提供路况预判和冗余保障
  • 商业化运营地图数据,向车企、物流企业收费

    滴滴在2017年通过滴图科技拿下“甲导”,但2021年资质到期后未能通过复审。失去这张牌照,意味着滴滴自动驾驶业务失去合规数据来源,积累5年的高精地图数据沦为废纸。

资质审批为何越来越难

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审查标准正持续收紧:

  1. 数据安全红线:服务器必须境内部署,禁止与境外共享数据
  2. 股东背景审查:外资占比超5%需特殊审批,滴滴因VIE架构存在数据出境风险
  3. 技术门槛提升:要求配备5名注册核安全工程师,设备投资超800万元

    2023年资质复审通过率仅61%,小鹏、京东等企业均被淘汰。测绘资质已从技术认证升级为国家安全防线

没有资质如何玩转自动驾驶

滴滴给出了两种生存策略:

  • 借壳合作:2023年更新用户协议,改为“借助供应商资质”提供服务,疑似接入高德、腾讯地图
  • 数据众包:利用50%网约车装配的“桔视”设备,每年采集1000亿公里道路影像,通过AI生成实时地图

    但专家指出,这种模式存在法律灰色地带。《测绘法》明确规定,未获资质的企业不得处理地理空间数据。

行业暗战:车企与图商的合纵连横

传统车企正在复制滴滴的路径:

  • 吉利通过控股亿咖通科技持有资质
  • 上汽、东风投资晶众地图失败后,转向与四维图新合作
  • 华为凭借自有资质,向车企收取每辆车500-2000元/年的地图服务费

    这场博弈中,掌握资质的企业正在构建数据垄断壁垒。2024年高精地图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,但90%份额集中在百度、高德、四维图新三家。

程维曾说“滴滴的使命只完成了1%”,但失去测绘资质后,这1%可能成为难以跨越的天堑。当每日2500万订单产生的海量数据无法转化为合规资产,滴滴的自动驾驶故事或将永远停留在PPT阶段——在数字经济时代,资质不仅是入场券,更是数据主权的代币。那些以为靠资本就能颠覆规则的人,终究要明白:在地图测绘的战场上,红头文件比融资PPT更有杀伤力。

今日热榜